蝦的營養優勢突出:高蛋白、低脂肪、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常吃有助于健腦。蝦的營養價值極高,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和性功能,補腎壯陽,抗早衰。蝦皮有鎮靜作用,常用來治療神經衰弱,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諸癥。 蝦四季可食,因其性溫味甘含高蛋白,故在冬季吃,更有助于提高人體免疫力,補益效果也更好。 然而你知道蝦怎么做最好吃、安全嗎? 海水蝦和淡水蝦哪個好 其實海水蝦和淡水蝦的營養價值沒有太大差別。 淡水蝦性溫味甘、微溫,入肝、腎經; 海蝦是可以為大腦提供營養的美味食品,海蝦中含有三種重要的脂肪酸,有助于人長時間保持精力集中。 如果追求鮮美的味道,建議選海水蝦,但是價格較貴。 什么樣的蝦最新鮮? 如果是活蝦,可以觀察游動時的靈活性,越靈活的越新鮮。 如果是冰鮮蝦,體表越有光澤、頭胸部越緊密、蝦肉越緊實,說明新鮮度越高。聞起來有異味、頭掉了、殼自然脫落的不要買。 蝦頭能不能吃? 蝦頭是蝦的頭胸部,集中了大部分蝦的器官,蝦腦中含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腦磷脂等營養成分,蝦頭是可以吃的。但前提是干凈且沒有被污染的蝦。但一般在其中胃和鰓比較臟,所以一般建議不要食用。 蝦胃在頭胸部的中間,蝦鰓在頭胸部兩側、步足的基部。蝦黃和蝦膏可以吃,但需要提醒的是,它們的膽固醇含量很高,血膽固醇高的人群應謹慎食用。 蝦頭變黑因為重金屬超標嗎 蝦頭中含有酪氨酸酶,在它的作用下,酪氨酸可以逐步形成醌類物質,然后再形成優黑素、褐黑素等黑色物質。也就是說,蝦頭變黑主要是酶的作用,和重金屬關系不大。 即使在冷凍或冷藏條件下,酪氨酸酶依然有活性,因此仍然會發生黑變。 蝦頭也是蝦的內臟所在,如果蝦在捕撈前正好吃了很多深色藻類,比如褐藻,也可能出現蝦頭發黑的情況。 蝦線必須去掉嗎? 蝦線并沒有市面上流傳的那樣可怕;從解剖學解釋,蝦線其實就是蝦的腸道,你看到的蝦背上的那條黑色(青色)的線,屬于蝦的消化道,其中包含的東西是腸道排泄物。雖為排泄物,也沒有那么可怕,只要經過正確的烹調(加熱完全至成熟),是可以放心食用的;但是可能味道和口感會稍微差一些。 怎么快速去蝦線? 從蝦的頭身部界線開始,沿著背部數到第三節,彎曲蝦身,在露出來顏色較淺的位置橫插入一根牙簽,位置要低于蝦線,然后輕輕向上提,蝦線就挑出來了。 這種方法對蝦身的完整性破壞較??;或者用小刀沿蝦背中線劃開蝦身,再用刀尖挑出黑色的蝦線。 怎么快速剝蝦? 先把蝦頭剝離; 從身尾相接處往上數,找到第三節和第四節之間的位置; 雙手用力捏住蝦身,在這個位置彎折幾次; 然后用一只手抓住蝦身,另一只手拉住蝦尾,把殼輕輕拉走; 最后把剩下的蝦殼剝離。 怎么做蝦最好? ? 活蝦:白灼最鮮美 常見的活蝦有青蝦、河蝦、草蝦、對蝦、明蝦、基圍蝦、白蝦等,其肉質緊實、有彈性,味道鮮甜,白灼最能留住其新鮮的口感。 白灼時,可在鍋中放油,加大蔥、姜煸炒后,倒入白酒,再加水燒開,隨后放入剪掉須、去掉蝦線的蝦。 等蝦煮熟后,再放到冷水中浸泡一下,吃時會格外脆嫩。 ? 冰鮮蝦:鹽水多煮會兒 冰鮮蝦蛋白質已部分變性,口感、安全性都達不到活蝦的標準,可用鹽水加蔥、姜多煮一段時間,吃時蘸著蒜汁、姜醋汁或芥末汁。 ? 冰凍蝦:油燜爆炒味道好 在冷凍貯藏、解凍等過程中,蝦中的汁液易流失,其鮮味和口感都不如鮮蝦。 長時間儲存也易滋生細菌,所以冰凍蝦適合較重口味的烹調,如油燜、爆炒等。 冰凍蝦可放點鹽或白酒,再放入冰箱保鮮室中解凍;也可用微波爐解凍,但注意不要反復化凍,否則不僅損失風味和營養,也更易變質。 每天吃多少蝦合適? 膳食指南推薦,成人每日攝入40~75克的水產品。一般來說,4只正常大小的草蝦含有50克的蝦肉,這個量就足夠了。 能不能和水果一起吃? “蝦和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一起吃會產生砒霜使人中毒”的說法一直在民間流傳。 其實,正常情況下吃進去的蝦和水果的量不足以產生中毒或致命劑量的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從營養角度看,這兩種食物很互補,完全可以一起吃。 有傷口時能不能吃? 蝦不僅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而且其所含的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也非常豐富。這對提高機體抵抗力、促進傷口愈合很有好處。 大部分的病人,包括絕大多數術后的病人,需要補充蛋白質、熱量和多種維生素。只要不是過敏體質,適量吃一些蝦,不但沒有壞處,反而對術后的康復很有好處。 孕婦和高尿酸血癥患者能吃蝦? 如果對蝦不過敏,孕婦是可以吃蝦的。蝦的營養豐富,尤其富含蛋白質,很適合孕婦食用。 但是,高尿酸血癥患者最好減少蝦的攝入,因為其嘌呤含量較高,可能加重癥狀。 蝦的營養價值雖高 莫要貪多 也要注意是否適合食用 |
[ 關閉窗口 ] |